2025年4月,烟台养马岛凭借“天马路”等网红打卡点的持续走红,成为全国春季旅游的“顶流”目的地。这座承载秦始皇养马传说的千年海岛,正通过业态创新与生态保护的双向发力,书写着“流量”与“留量”兼具的文旅新篇章。
现象级打卡地:一条公路带火一座岛
养马岛天马路以“道路尽头是大海”的视觉奇观,被网友称为“烟台版苍洱大道”。其笔直的公路与碧海蓝天相接的景观,吸引日均超千名游客驻足拍照,旅拍产业随之兴起。摄影师团队在此搭建“移动工作室”,为游客提供拍摄、修图一站式服务,单日接单量最高达数十组。周边餐饮、民宿、电瓶车租赁等业态同步升温,清明假期民宿入住率超90%,预计“五一”假期将迎新一轮客流高峰。
历史底蕴与现代美学的碰撞
养马岛文旅魅力不仅源于自然景观,更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基因:
皇家马场传说:相传秦始皇东巡时在此驯养战马,岛上至今保留着与养马文化相关的遗迹与故事;
赶海文化体验:春季海麻线捕捞、礁石区赶海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传统渔村生活与现代旅游需求深度融合;
地质奇观:北部海蚀崖壁与南部泥沙滩形成鲜明对比,“一岛三滩”地貌成为地质爱好者的探索胜地。
“长尾理论”实践:从观光到多元体验的升级
面对爆红后的管理挑战,养马岛以“四大行动”推动业态提质:
场景拓展:开发湿地公园、海洋牧场等新项目,打造“前海游+岛内游+后海游”立体体验动线;
设施优化:环岛路拓宽、智慧景区系统建设、装配式公厕投用,提升游客舒适度;
产业融合:联动渔业资源推出海鲜宴、鲅鱼饺子等特色美食,延长旅游消费链条。
生态保护与富民增收双赢
当地政府通过“渔民讲堂”等举措平衡发展与保护:
渔业安全培训:组织海上作业规范宣讲、消防演练,覆盖渔民170余人次,发放安全材料480余份;
生态养殖赋能:推广可持续捕捞技术,海麻线等海产品加工带动农户增收;
社区参与:渔民转型民宿经营者、电瓶车租赁商,户均年收入增长超30%。
未来展望:打造国际级滨海度假区
牟平区文旅局透露,养马岛计划2025年内建成“海岛文化博览馆”,并申报省级地质公园。通过“智慧景区+文化IP”双轮驱动,推动养马岛从“网红打卡地”向“深度游目的地”转型。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