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半个多世纪,经典文艺片《蓝与黑》的续作《蓝与黑续集》于近日宣布正式启动拍摄计划,引发文化界与影迷群体的广泛关注。这部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作品将以全新视角延续一段跨越时代的家国叙事,在尊重原作精神的基础上展开对历史与人性的深层探讨。
《蓝与黑》改编自王蓝同名小说,1966年由导演陶秦搬上银幕,以抗战时期至国共内战为背景,讲述青年张醒亚与唐琪在动荡年代中跌宕起伏的命运与爱情故事。片中林黛饰演的唐琪与关山饰演的张醒亚成为一代人心中的银幕经典。而此次续集的开发并非简单重启,而是以原著小说未充分展开的历史脉络为线索,通过当代视角重构叙事逻辑。据悉,影片将聚焦于主角后代在全球化语境下的身份追寻与文化认同,同时以双线叙事手法穿插回忆段落,勾连起两代人的情感与命运。
导演陈哲艺在采访中表示:“《蓝与黑》不仅仅是一部爱情片,更是一代人的精神史诗。续集创作的核心在于如何既保留原作的文艺气质,又能与当代观众产生共鸣。我们将通过视觉语言的创新和叙事结构的调整,让历史与当下对话。”据悉,影片将在天津、台北和巴黎三地取景,以地理空间的转换隐喻人物流离与归属感的变迁。
制片方透露,本次选角注重演员与角色的精神契合度而非单纯流量考量。经过多轮筛选,最终由黄觉饰演中年张醒亚,周迅特别出演历经沧桑的唐琪,青年一代角色则由张子枫与刘昊然担纲。周迅表示:“唐琪这个角色身上既有时代的重量,又有人性的光辉。如何诠释她后半生的选择与挣扎,是我从业以来最大的挑战之一。”
在美术设计方面,团队考据了大量历史文献与影像资料,力求还原从1960年代至当代的服饰、场景与生活细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将重建1960年代的台北西门町街区及天津租界建筑群,通过精密模型与CG技术的结合,营造出兼具历史真实与艺术美感的视觉氛围。
编剧团队由两岸资深编剧联合组成,历时三年进行剧本打磨。在续作中,故事主线围绕张醒亚之子张怀安(刘昊然饰)在巴黎从事文物修复工作时,偶然发现父亲 wartime 日记本展开。通过解读日记中加密段落,他逐渐揭开父母辈埋藏数十年的秘密,并在此过程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根脉与情感归属。而另一条叙事线则延续唐琪在战乱中失散后的命运轨迹,通过她辗转香港、南洋最终定居欧洲的经历,映射大时代下个体的漂泊与坚守。
学者指出,《蓝与黑续集》的创作现象体现了华语影坛近年来对经典IP的深度开发趋势。不同于简单的翻拍或重制,这种续作模式更注重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创新性转化。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戴锦华认为:“这类创作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能在历史语境与当代价值观之间找到平衡点,既不过度怀旧也不刻意迎合,而是实现真正的对话。”
影片尚未开拍已引发多方关注。有老影迷表示担忧经典被过度商业化改编,也有年轻观众期待通过新作了解这段历史。对此制片方强调,团队将秉持文艺片创作理念,不过度追求商业元素,而是专注于故事本身的人文价值。据悉,影片已获得法国电影中心及台湾文化部门的联合支持,将作为两岸文化交流重点项目推进。
《蓝与黑续集》预计将于明年春季完成拍摄,2025年戛纳电影节期间进行首映。这部承载着特殊历史记忆的作品能否跨越时代隔阂赢得观众认可,仍需时间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对华语电影史经典IP的当代化诠释,已然为文艺片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实践案例。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的当下,这种试图连接历史与现实的电影创作,或许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审视文化身份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