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南站改扩建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为胶东半岛高铁网络的关键枢纽,烟台南站的改扩建工程近期迎来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这座承载着区域交通重任的车站,正通过一场规模空前的"骨骼重塑"手术,逐步实现从传统站点向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的蜕变。
5道封停要点施工完成 站改工程取得阶段性胜利
2025年6月6日深夜,中铁十局项目团队在240分钟的"黄金窗口期"内,成功完成新建潍烟铁路烟台南站首次既有5道封停要点施工。这项被工程师称为"咽喉手术"的关键工序,需要协调工务、信号、接触网等多专业同步作业,其难度堪比在跳动的心脏上完成精密血管缝合。此次施工的顺利完成,标志着站场改建进入实质推进阶段,为后续桥梁改建扫清了技术障碍。

站台规模翻倍 设计融入山海元素
改造后的烟台南站将实现运力承载的几何级增长:站台规模从现有2台5线跃升至5台11线,相当于将原先的"双车道县道"升级为"立体互通高速"。新建站房以"山海城市"为设计主题,5.8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较原有规模扩大近3倍,波浪形屋顶与玻璃幕墙的组合,将把胶东半岛的山海意象凝固成建筑语言。配套建设的集散广场和交通场站,将形成集高铁、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零距离换乘生态圈"。

61亿投资分解 双主体协同推进
这项总投资约61.32亿元的巨型工程,采用"双引擎"驱动模式: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负责高铁站房建设,烟台交通建设集团主导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这种专业化分工协作机制,既保证了铁路系统的技术要求,又兼顾了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需求。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新建信号楼及配电所已率先动工,项目剩余部分招标也于当年12月31日启动,显示出工程推进的科学节奏感。

夜间要点施工 最大限度降低出行影响
为减少对日常列车运行的干扰,施工方采取"见缝插针"的作业策略——所有涉及既有线路的改造均安排在深夜0:00-4:00的"天窗期"进行。这种精细化施工管理,既保障了日均2万余旅客的正常出行,又为工程争取了宝贵时间。据测算,仅6月初的要点施工就为后续工序抢出15天工期,相当于为整个项目按下"快进键"。

2025年攻坚年 胶东枢纽雏形初现
随着站场改建进入攻坚阶段,烟台南站的未来图景逐渐清晰:扩建后的动车运用所将具备列车夜间停放与基础维护功能,使车站从"过路站"升级为"始发站";5台11线的配置可满足潍烟、青荣城际等多条线路的接发需求,胶东地区高铁网络的"任督二脉"将由此打通。对于日均10万客流量的预期,新站房设计的8米宽出站通道和16部自动扶梯,将有效化解大客流压力。

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改扩建工程,不仅重塑着城市交通格局,更将重新定义烟台在环渤海经济圈的坐标位置。当首批旅客步入挑高25米的候车大厅时,透过弧形玻璃天窗看到的将不仅是列车与轨道,更是一个面向东北亚的开放门户正在山海之间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