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机场“樱桃航班”运输量创历史新高:生鲜物流的空中桥梁如何炼成?
2025年樱桃季落下帷幕,烟台机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截至6月25日,共保障“樱桃航班”334架次,运输樱桃5465.9吨,两项数据均刷新历史纪录。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烟台大樱桃作为“北方春果第一枝”的市场号召力,更凸显了航空物流在农产品高效流通中的核心作用。

航空运力升级:大型全货机与单日峰值突破
今年烟台机场与顺丰航空、邮政航空、京东航空三大货运航空公司深度合作,首次大规模投入B757、B767等大型全货机执飞“樱桃航班”,高峰期间单日全货机数量达13班。6月6日更成为标志性节点——单日保障“樱桃航班”24架次,创下十二年来最高纪录;同日货邮吞吐量达612吨,为年内峰值。这种运力配置如同为樱桃插上“超音速翅膀”,从枝头到消费者手中最快可缩短至12小时,极大降低了生鲜损耗率。

数据背后的产业链协同
5465.9吨的运输量背后,是多方协作的精密体系:
时效性保障:全货机专线覆盖国内主要消费市场,国际货机同步拓展东南亚等新兴需求,6月6日单日国际货机即达8架次;
技术赋能:预冷处理、恒温包装等技术的应用,使樱桃运输损耗率控制在3%以下,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经济拉动:据估算,航空运输为当地樱桃产业带来约15%的溢价空间,农户亩均增收超2000元。
从“走出去”到“引进来”的双向战略
烟台机场的布局不仅限于农产品外销。未来规划显示,其正构建“双向物流网络”:一方面持续优化樱桃、苹果等特色农产品的空中通道,另一方面计划引入进口生鲜,满足本地消费升级需求。这种“空中丝绸之路”模式,或将重新定义区域性机场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

行业启示:航空物流的“高时效”壁垒
对于从业者而言,烟台机场的案例提供了三重借鉴:
资源整合能力:与头部物流企业形成稳定合作,灵活调配全货机与客机腹舱资源;
季节性应对:通过动态调整航班密度(如单日20架次成为常态),平衡成本与效率;

产业链延伸:从运输服务商升级为供应链解决方案提供者,例如探索“樱桃航班+电商直营”的捆绑模式。
这场“樱桃航班”的破纪录之旅,本质是一场关于速度与鲜度的极限挑战。当5465.9吨红艳的果实通过万米高空抵达餐桌时,烟台机场已悄然书写了中国生鲜物流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