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3.07万考生迎战高考等级考 选科博弈与多元升学路径引关注
2025年6月9日,烟台市3.07万名夏季高考考生在完成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科目”的激烈角逐后,正式踏入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的考场。这场被称为“高考后半程攻坚战”的等级考,将从今日起持续至6月10日,考生需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自主选考的3科,将与前期统考成绩共同构成750分的录取总成绩,成为高校选拔人才的关键依据。

等级考:高考成绩的“第二支柱”
与全国统一的语数外考试不同,等级考由山东省自主命题,每科考试时长90分钟,其成绩并非简单卷面分,而是根据全省考生排名进行等级赋分。这种设计既体现学科差异,又避免因试题难度波动导致不公平。烟台市教育局相关人士比喻:“就像登山比赛,统考科目是测量绝对海拔,等级考则是比较谁在各自路线上爬得更高。”目前,烟台28个考点、1046个考场已全部就绪,考场分布覆盖14个考区,确保考生就近应考。

选科策略:一场提前三年的博弈
早在高一阶段,烟台考生便面临“6选3”的决策。从2025年报考情况看,物理、化学组合仍受理工类考生青睐,而“史地政”传统文科组合占比略有下降。开发区高级中学教师王颖分析:“新高考改革后,高校专业对选科要求更明确。比如想报考临床医学,必须选考化学和生物,这倒逼学生提前规划职业路径。”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考生为规避竞争压力选择“冷门组合”,但专家提醒:“赋分制下,选科人数少的科目也可能因高分考生集中导致实际赋分低于预期。”

考场内外:双重护航下的特殊时刻
今日清晨7点,烟台一中考点外已聚集了送考家长。陪考母亲张女士手持保温壶和复习资料,坦言比前几日更紧张:“等级考是孩子的优势科目,就像马拉松最后三公里,必须稳住节奏。”考点内,监考组特别加强了对电子设备的检测,市教育局联合公安、卫健等部门成立应急小组,针对突发疾病、极端天气等制定预案。某考点负责人透露:“每场考试结束后,试卷押运车会由特警全程护送至保密室,确保等级考命题的独立性不受干扰。”
从春季高考看多元升学路径
当夏季高考考生奋战等级考时,山东省春季高考已进入录取阶段。教育学者李明强调:“春季高考聚焦职教特色,与夏季高考形成‘分类考试’立交桥。去年烟台有中职生通过春考升入应用型本科,这提醒家长不必将所有希望押注在夏考上。”不过,多数受访考生表示,仍将全力冲击等级考。“最后两天的每一分都可能改变录取批次”,莱州一中考生陈宇在候考时反复检查作图工具,“我的目标是海洋大学船舶专业,物理和化学必须拿到双A。”

数据背后的教育生态
烟台今年3.07万夏季高考人数较往年保持稳定,但考区设置新增2个备用考点。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解释:“随着选科组合增多,考场编排复杂度呈几何级增长。今年我们采用智能系统分配考场,确保同一考点内选考相同科目的考生集中安排,减少干扰。”对比全省数据,烟台考生选考地理比例高出平均值8个百分点,反映沿海城市对环境保护、地质勘探等专业的关注度提升。专家预测,等级考成绩公布后,高校专业录取线或将呈现更明显的“学科分层”现象。

傍晚6点,首日等级考结束。走出考场的考生们神情各异,但普遍反映试题“紧扣课标、突出实践”。明天,剩余科目考试将继续进行,烟台市教育部门呼吁社会车辆尽量避开考点周边道路,为考生创造安静环境。这场关乎考生命运的“学科能力终极检验”,正以最严谨的姿态书写着教育公平的山东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