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凌晨,一场代号为“猎豹”的多省市联合执法行动悄然收网。此次行动由公安部统一指挥,针对一个长期盘踞在东南沿海、利用跨境电商渠道进行走私犯罪的特大团伙实施精准打击。截至发稿时,警方已在全国七省十一市同步抓获犯罪嫌疑人128名,查封涉案仓库18处、冻结非法资金流水逾5.2亿元,查获包括高档化妆品、奢侈品箱包、濒危野生动物制品在内的走私货物案值初步估算近15亿元,一举斩断了这条错综复杂的跨境犯罪链条。
据悉,该犯罪团伙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具有极强的反侦察能力。他们通过控制多家空壳公司,在正规跨境电商平台上架商品,利用伪造的报关单证、低报价格、拆分包裹等手段,将本应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货物伪报为个人跨境直邮物品,以此偷逃巨额关税并规避监管。更令人震惊的是,侦查人员发现,该团伙的部分资金通过地下钱庄流向境外,存在更大的经济风险隐患。
行动的突破口源于半年前海关在一次例行查验中发现的异常数据。某批次申报为“个人自用”的包裹,其单票金额、收货地址和商品品类呈现出高度一致性和批量化特征,这与正常的海淘消费习惯明显不符。这一线索立即触发了联合研判机制。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迅速牵头,会同海关总署缉私局、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等部门,抽调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代号“猎豹”。
在数月的缜密侦查中,办案人员面对的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伪装。该团伙的核心成员从不直接接触货物,所有指令均通过境外加密软件层层传递,仓储物流也采用“化整为零、多点分布”的模式。专案组民警回忆道:“他们的仓库隐藏极深,有的设在郊区的废弃厂房,有的甚至隐藏在居民楼的车库内,门口装有多个监控探头,并有专人望风,常规排查很难发现。”为摸清整个网络,侦查员们进行了大量枯燥且危险的蹲守、跟踪和数据分析工作,最终成功锁定了以主犯林某为首的全部核心节点及其活动规律。
收网指令于凌晨4时统一下达。在暴雨的掩护下,数百名民警与海关缉私警力同时出击。在位于福州市郊的一处主要仓库,当执法人员强行破门而入时,现场人员惊慌失措,试图销毁电脑中的关键数据,但被迅速控制。仓库内景象令人咋舌:数千平米的空间里,货架林立,堆满了未开封的国际名牌商品,打包好的包裹堆积如山,准备次日发往全国各地。现场查获的票据和电子证据完整记录了其庞大的犯罪事实。
几乎在同一时间,主犯林某在其位于厦门的豪华住宅内被抓获。面对如同神兵天降的民警,他显得十分错愕,喃喃自语道:“没想到这么快……”警方调查显示,年仅38岁的林某曾是一名海归电商从业者,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互联网技术,却将这份“聪明才智”用在了歪门邪道上,最终亲手将自己送上了法律的审判台。
此次“猎豹行动”不仅是今年以来在打击跨境电商领域走私犯罪中战果最为丰硕的一役,更标志着执法部门在面对新型、智能化犯罪形态时,其数据化、合成化的作战能力实现了新的飞跃。公安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跨境电商绝非“法外之地”,任何企图利用政策红利实施犯罪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下一步,警方将继续深挖扩线,并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监管协作机制,坚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市场秩序,为合法经营者营造公平、健康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