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本地聚焦>正文

烟台农商银行: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1201亿贷款沃土生金

时间:2025-06-09作者:百晓生阅读:48分类:本地聚焦

  烟台农商银行: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1201亿贷款沃土生金

  在胶东半岛的沃土上,金融的"金种子"正悄然生根发芽。烟台全市农商银行以国家政策为雨露,将金融活水精准灌溉至实体经济的每一寸土壤,让小微企业的"毛细血管"与地方经济的"主干"共同茁壮成长。截至最新统计,全市农商银行实体贷款余额已达1201亿元,较年初增长58亿元,这片沃土上的"金色丰收"正逐渐显现。

  政策东风下的金融播种

  当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助力小微企业"的号角吹响,烟台农商银行迅速将政策蓝图转化为行动路线。这家扎根地方26年的金融机构,深知"春耕不等人"的道理,创新推出"绿色通道"服务,为个体工商户解决资金周转的"旱季危机"。在莱阳某蔬菜批发市场,商户老王通过快速审批的50万元贷款,保住了供应链不断裂,让"菜篮子"稳稳当当端上百姓餐桌。这种"滴灌式"金融服务,正是农商行将政策红利转化为经济动能的生动实践。

  破解抵押困局的创新耕作

  面对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的"抵押物荒",农商银行展现出"精耕细作"的智慧。通过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将知识产权、应收账款等"隐形资产"转化为信用资本,犹如为贫瘠土地发明了新型肥料。这种创新模式让科技型小微企业得以用专利"换"贷款,传统商户能用流水"证"信用,真正实现了"寸土生金"。数据显示,此类创新产品已带动全市涉农贷款规模突破300亿元,成为县域经济最强劲的"有机肥"。

  数字时代的智慧农田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烟台农商银行正将"锄头"升级为"智能灌溉系统"。通过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企业主在手机上就能完成从申请到放款的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至传统模式的1/3。这种"秒批秒贷"的体验,如同为农作物安装了精准的"土壤湿度传感器",让资金在需求最迫切的时点精准送达。值得注意的是,该行在科技投入上的持续加码,使其在2024年利率调整中仍能保持对小微企业的优惠力度,展现了"科技降本"与"让利实体"的双重智慧。

  风雨中的坚守与进化

  金融沃土的培育从来不是坦途。回溯2021年,烟台农商银行曾面临净利润下滑20%的挑战,但正是这段"旱季"促使其修炼内功。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将贷款占比提升至资产总额的58%,如同农民主动改种抗旱作物,实现了风险与收益的新平衡。如今,其贷款不良率已连续三年下降,印证了"精耕细作"策略的前瞻性。这种在逆境中依然坚持服务实体的定力,恰似老农对土地的信仰——短暂休耕是为更长久的丰收。

  金色麦浪里的未来图景

  站在2025年的田埂上远眺,烟台农商银行的"金种子"正在孕育更大可能。随着"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深化,该行已着手布局冷链物流、智慧农业等新领域贷款产品,如同为传统农田架设"数字大棚"。某海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产业链贷"获得300万元升级设备,带动整条产业链增值20%,展现了金融"嫁接技术"的魔力。政策制定者尤其关注到,这种"银行+核心企业+农户"的联动模式,正在复制到更多县域特色产业中,形成"一县一品"的金融生态。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金融的"金种子"已破土成林。从解一时之困的"急救针",到滋养百业的"营养源",烟台农商银行用26年的坚守证明:真正的金融智慧,不在于追逐风口上的"奇花异草",而在于深耕脚下的土地,等待每一粒种子按照自己的时节成熟。当金融活水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们终将看见——今日播下的金种子,必将在未来长成支撑区域经济的参天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