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生活服务>正文

海阳大秧歌数字藏品首发单日认购破10万 非遗IP数字化转型引爆文旅新消费‌

时间:2018-11-12作者:晓晓阅读:17分类:生活服务

  

  “动态秧歌”NFT融合600年非遗基因 发行首日带动景区客流激增40%‌

  2025年5月10日,烟台市非遗保护中心联合海阳文旅集团推出的“海阳大秧歌”系列数字藏品正式上线,首日发行量突破10万份,创山东非遗类数字藏品销售纪录。这批以国家级非遗为蓝本的数字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传统秧歌的“舞、乐、戏”精髓转化为可收藏、可交互的动态艺术,上线3小时即触发平台熔断机制,单份藏品最高溢价达18倍。

  科技赋能激活非遗基因

  首期数字藏品包含四大主题系列:

  经典复刻‌:数字化还原“锢漏与王大娘”“货郎与翠花”等传统双人舞造型,AI算法模拟绸扇摆动轨迹,动态精度达0.01秒级

  文创焕新‌:基于《海阳大秧歌文创产品》开发“卡通动漫”系列,将剪纸艺术与3D建模结合,用户可360°旋转查看非遗茶具等衍生品细节

  场景再造‌:复现正月十一秧歌表演高峰场景,佩戴VR设备可沉浸式体验清代“七叶衍祥”御赐匾额巡游盛况

  全民共创‌:开放“我的秧歌皮肤”编辑器,用户可自定义服装纹样并生成专属数字证书,超2.3万名创作者参与首日UGC内容生产

  每份藏品均附带实体权益,持有者可兑换海阳草房子乐园门票、秧歌主题月饼及手作工坊体验券。

  文旅联动激发消费裂变

  数字藏品发行同步激活线下文旅场景:

  景区联动‌:地雷战纪念馆设置AR打卡点,扫描数字藏品触发“虚拟秧歌队”共舞特效,五一期间景区接待量同比提升37%

  电商转化‌:京东平台非遗专区开设“数字藏品+特产”组合包,海阳白黄瓜、网纹瓜等农副产品日均销量增长52%

  研学升级‌:推出“元宇宙秧歌学堂”,通过动作捕捉技术实现非遗传承人远程教学,首批12所签约学校已纳入校本课程

  据海阳市文旅局数据,数字藏品发售带动当地酒店预订量环比上涨63%,非遗主题民宿入住率连续8天达100%。

  生态闭环构建文化传承新范式

  该项目形成“保护-开发-反哺”的良性循环:

  资金回馈‌:销售收益的15%注入非遗保护基金,用于老艺人影像采集及乡村秧歌队器材更新

  人才培育‌:开设“区块链确权工作坊”,首批37名非遗传承人获数字技术认证,实现跨代际技艺传承

  国际传播‌:依托东方航天港文旅IP,计划将数字藏品植入卫星发射观礼套餐,打造“太空非遗”文化输出新路径

  随着《烟台市非遗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的实施,海阳正以“大秧歌”为支点,撬动胶东非遗资源库向数字资产转化,为传统文化破圈开辟出“技术+文旅”的双向奔赴之路。

16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