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头条新闻>正文

职教高考路上的生死救援:学生突发心梗,7分钟极速送医创造生命奇迹

时间:2025-05-14作者:烟台新闻网阅读:9分类:头条新闻

  职教高考路上的生死救援:学生突发心梗,7分钟极速送医创造生命奇迹

  2025年5月10日清晨,山东烟台的街道上还笼罩着薄雾,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2022级学生姜昭鹏和同学像往常一样搭乘网约车前往山东省职教高考考点。谁也没想到,这场看似普通的赶考之旅,会在短短一分钟内演变成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死救援。上车后不久,同行同学突然面色苍白,随即出现剧烈胸痛、抽搐并失去意识——一场急性心肌梗死的突发危机就此爆发。

  生死七分钟:一场教科书级的现场救援

  姜昭鹏的反应堪称急救范本。面对同伴的突发状况,他毫不犹豫选择弃考,立即展开救援。据事后烟台山医院东院急诊科主治医师肖云化回忆:“患者当时已出现心脏骤停伴癫痫症状,就像一台突然断电的精密仪器,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网约车司机王涛见状立即打开双闪,以近乎飙车的速度驶向最近的烟台山医院。车载记录仪显示,这段平时需要15分钟的路程,最终仅用7分钟完成——相当于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了一场马拉松。

  29分钟8次除颤:急诊室的生死拉锯战

  当患者被送入急诊室时,医疗团队监测到其前降支近段血管已完全闭塞——这是心脏供血的"主干道"突然封路,心肌细胞正以每分钟190万个的速度死亡。主治医师肖云化带领团队展开了一场精密如拆弹的手术:29分钟内实施8次电击除颤(相当于每3.6分钟就要重启一次心脏),同时进行药物溶栓治疗。"前五分钟的抢救就像在暴风雨中点燃蜡烛,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肖医生比喻道。最终,这颗年轻的心脏在医护人员的坚持下重新跳动。

  心梗年轻化:给当代学生的健康警钟

  北京急救中心专家贾大成曾指出,急性心梗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本次事件中患者出现的典型症状——心前区剧痛、濒死感、伴随冷汗,正是心梗的红色警报。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学生群体因长期熬夜备考、缺乏运动、高脂饮食等习惯,血管年龄可能比实际年龄老20岁。就像一根长期超负荷使用的橡皮管,随时可能在某次看似平常的压力下爆裂。

  急救黄金窗:每个人都该掌握的生存密码

  肖云化医生特别强调"两个120"原则:发现疑似心梗症状后,必须在120分钟内开通血管,拨打120急救电话。普通人可记住"静、卧、呼、药"四字诀:立即静止活动、平卧减轻心脏负担、呼叫急救、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但血压低于90/60mmHg时禁用)。这些措施看似简单,却能为患者争取到相当于延长急救车程10分钟的宝贵时间。

  在这场意外中,姜昭鹏的果断、司机王涛的机敏、医护团队的专业,共同编织了一张生命之网。正如肖医生所说:"抢救心梗患者不是单人赛跑,而是需要路人、家属、医护接力的团队作战。"当教育工作者为考场纪律严阵以待时,这场发生在考场外的生命考试,或许给了我们更深刻的启示:在分数与生命的天平上,永远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重量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