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政务服务的深入推进,烟台市在不动产登记领域迎来了一项里程碑式的改革。自2025年5月起,烟台市六区(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牟平区、高新区、黄渤海新区)的一手房登记全面实现线上办理,居民只需通过手机操作,即可完成从申请到领证的全流程,真正实现了“零跑腿”的便民目标。这一政策的落地,不仅标志着政府服务效能的升级,更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理念,重新定义了不动产登记的便捷性。

政策背景:从“跑多次”到“零次跑”的跨越
过去,一手房登记需要购房者携带纸质材料多次往返于开发商、银行、税务部门和登记机构,流程繁琐耗时,如同“闯关游戏”。而如今,烟台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中心通过整合“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将原有链条压缩为线上闭环。开发企业完成授权后,购房者仅需登录“爱山东”APP,进入“交房云办证”模块,刷脸认证后几分钟即可提交申请。这种转变,相当于将传统线下窗口“搬”进了市民口袋,24小时不打烊。

技术支撑:人脸识别与数据共享的双重保障
线上办理的核心在于技术的可靠性与数据的互联互通。系统采用公安部认证的人脸识别技术,确保申请人身份真实;同时,通过与税务、住建、银行等部门的数据共享,自动核验购房合同、契税缴纳等信息,避免了人工重复提交材料的麻烦。例如,过去需要3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核税环节,现在通过系统实时调取数据,可缩短至几分钟。一位刚完成线上登记的莱山区业主形容:“就像网购时自动填充收货地址一样,系统‘记住’了我的所有资料。”

区域覆盖:六区同步推进的普惠性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改革覆盖了烟台全部六个市辖区,包括新调整的黄渤海新区(原开发区)。各区采用统一标准和流程,确保政策执行无差异。据统计,政策上线首周,六区线上办理量已占一手房登记总量的78%,其中高新区因年轻群体占比高,线上 adoption 率更是突破90%。这种全域推进的模式,避免了“政策洼地”,让不同区域的市民享受同等便利。
操作指南:三步完成登记的极简体验
对于购房者而言,实际操作仅需三个步骤:
登录验证:打开“爱山东”APP,搜索“交房云办证”,刷脸进入系统;
在办理业务前,市民须提前准备好云闪付、支付宝、微信并绑定银联银行卡(用于缴纳契税,请确保足够额度);准备好购房发票,发票联系开发商获取;提前下载最新版“爱山东”APP并实名登录;通过“交房云办证系统”办理的不动产权证书,不再粘贴纸质宗地图和房屋分户平面图。如需查询宗地图、房屋分户平面图等,可通过扫描证书附记页二维码进行查询。

信息确认:系统自动显示房源信息,核对无误后勾选相关声明;
电子签章:在线签署登记文件,生成电子证照或选择邮寄纸质证书。
全程无需填写任何表格,关键节点均有弹窗提示。福山区某楼盘销售经理反馈:“以前客户最头疼的就是请假办证,现在我们在售楼处直接指导客户操作,平均10分钟就能教会。”

行业影响:房地产服务的数字化转型
对开发商而言,线上登记显著降低了人力成本。以往需配备专人协助客户准备材料,现在通过系统批量授权即可完成初始登记。同时,电子证照的实时生成加速了抵押贷款流程,银行可在线查验不动产信息,放款周期从7天缩短至48小时内。黄渤海新区某银行信贷部负责人表示:“这就像给金融链条加了润滑油,资金流动效率提升30%以上。”

未来展望:从“能办”到“智办”的服务升级
据烟台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中心透露,下一步将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实现水电气过户与不动产登记的“一键联办”。此外,针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计划推出“云帮办”视频指导功能,确保服务无死角。正如中心负责人所言:“线上办理不是终点,而是智慧服务的起点。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市民都能感受到‘无感办理’的科技温度。”

这项改革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政府服务理念的一次重塑。当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收房当天同步拿到电子产权证时,烟台市正用实际行动诠释“以人为本”的治理智慧。对于购房者、开发商和政府机构而言,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带来的效率红利,将持续释放出更大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