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生活服务>正文

烟台市加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以民生为笔绘就城市更新画卷

时间:2017-02-17作者:李四阅读:46分类:生活服务

  清晨的阳光洒进星海小区,居民王阿姨推开窗户,眼前不再是斑驳的墙面和坑洼的路面,而是工人们正忙碌地铺设沥青、修剪绿化带。这一幕,正是烟台市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缩影。今年,烟台市计划对304个老旧小区实施全面改造,惠及3万户居民,以基础设施升级、公共服务完善为切入点,书写一份“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民生答卷。

  从“忧居”到“优居”:改造计划覆盖全城

  老旧小区改造并非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一场系统性工程。以黄渤海新区为例,今年重点推进的8个小区(如金光小区、凤台小区等)将完成道路沥青罩面、停车位改造、充电设施安装等11项工程,总改造面积达95.75万平方米,相当于134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芝罘区作为改造重点区域,还同步试点电子出入卡等智慧化管理措施,既提升安全性,又减少传统登记带来的繁琐。

  民生痛点变亮点:改造内容直击居民需求

  “以前下雨天出门得踮着脚跳‘水坑舞’,现在路面平整了,连路灯都亮了不少!”静海小区居民李先生的感慨,道出了改造的核心目标——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具体来看,烟台市的改造聚焦三大方向:

  基础硬件升级:包括楼道粉刷、管线入地、绿化景观提升等,解决“老破旧”的直观问题;

  功能配套补短板:新增非机动车充电棚、健身器材等,满足现代生活需求;

  数字化赋能:如电子门禁系统,为未来智慧社区建设铺路。

  多方联动下的“加速度”:政策与执行双驱动

  改造工程的高效推进,离不开政策与技术的双重支撑。山东省住建厅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城市有机更新”总体框架,强调以**“新城建”对接“新基建”**,例如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施工流程。在落地层面,福莱山街道等基层单位采取“分片包干”模式,确保10月前完成全部改造任务。此外,烟台市还引入居民监督机制,通过意见征集会动态调整方案,避免“政府干、群众看”的脱节现象。

  未来展望:城市更新如何让生活更“鲜活”?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物理空间的翻新,更是城市活力的重塑。烟台市以此次改造为契机,同步弥补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短板,例如在部分小区周边规划社区医院和幼儿园。这种“改造+服务”的组合拳,正逐步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跨越。

  站在2024年的节点回望,烟台市的老旧小区改造如同一支精细的工笔,既勾勒出城市发展的轮廓,也填充了民生幸福的色彩。随着304个小区的“蝶变”,这座城市正以更从容的姿态,迎接下一个十年的挑战与机遇。